天唐錦繡

公子許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十二年冬。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七十三章 另有深意

天唐錦繡 by 公子許

2020-7-13 00:07

  虧得老夫還心存感動,可這哪裏是來安慰我的?

  分明是來警告我的!

  若是老夫膽敢不惜壹切代價、不計壹切後果對房俊下手,那麽他李治甘願放棄儲位之爭!

  長孫無忌簡直不敢相信……

  他不可思議道:“殿下怎地這般想?自古以來,但凡上位者,哪壹個不是從荊棘之中殺出壹條血路,行非常事,為人所不能為,方能逆而奪取、逆天改命!似殿下這般婦人之仁,簡直愚蠢透頂!”

  李治的言語超過了他的認知,使得他心裏很是震驚,說話也難免有壹些不敬。

  李治沒有計較這些小小的不敬,口頭上就算再是尊敬,也掩蓋不了長孫無忌心底裏將他視作“奇貨可居”壹般的輕視,這壹點他心知肚明。

  所以依舊保持溫潤的微笑,輕輕拍了下椅子的扶手,輕嘆著說道:“父皇壹直教導吾等子女,要相親相愛,要榮辱與共,切不可為了壹己之私欲,興起那些不該有的念頭。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本王可以去爭,卻絕對不會違背父皇的意願,到了最終,若是父皇給吾,那吾就當仁不讓,若是父皇不給吾,那吾絕對不會去搶。”

  長孫無忌默然,壹雙眼灼灼的盯著李治。

  好半晌,才扭過臉,擡眼望向窗外,緩緩搖了搖頭。

  很明顯,李治已經察覺到了他有可能不擇手段、毫無底線的去做壹些事情,壹則要壹雪心頭之恨,挽回丟失的顏面,再則亦可趁機提升關隴的影響力,給爭儲增添壹份沈重的籌碼。

  現在,李治是在警告他——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有些事情不能做,我雖然無力阻止妳,但我可以在關鍵的時刻放棄爭儲……

  而壹旦晉王放棄爭儲,對於關隴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自己之所以這般死心塌地的支持晉王,是因為自己速來不看好太子,如今更是與太子壹系勢同水火,想要借助晉王上位來達到消除太子壹系的目的。

  毋庸置疑的壹點是,壹旦太子被廢、晉王上位,那麽不管晉王的心意如何,他都會斬草除根,將太子壹系徹底的抹殺,從此絕無可能再有壹人立足於朝堂之上。

  但是現在,李治幹脆挑明了告訴他,他有底線。

  這令長孫無忌感覺既是震驚又是沮喪,當初之所以選擇晉王,固然是因為李二陛下十分寵愛這個最小的嫡子,更是因為李治年幼,涉世未深,將來便於控制。

  然而現在看來,年幼是真,涉世未深也是真,但卻絕不懵懂,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

  仔細想想,似乎就算將來輔佐李治爭儲成功,甚至將李治順利的推上皇位,前景也未必如當初預想那麽樂觀。

  這孩子……不好控制。

  長孫無忌頓時覺得壹個頭兩個大,李二陛下生了這麽多的兒子,好像就沒有壹個是省油的燈,壹個兩個都鬼精鬼精的,壹肚子主意……

  不過這個時候自然不能違逆李治的意願,長孫無忌只得說道:“老夫所作所為,只為能夠輔佐殿下順利成為儲君,即便因此遭受損失,亦是在所不惜。不過既然殿下有這份堅持,老夫又豈能不遵命行事呢?罷了,今日所遭受之屈辱,老夫便咽進肚子裏去,絕不會做出越格之事。”

  李治當然明白自己簡單的幾句帶著警告意味的話語,就能夠令長孫無忌這樣壹個梟雄言聽計從、不敢造次,不過自己說與不說,性質卻完全不同。

  況且關隴貴族好歹還要指望著從自己身上壓上重註,獲得超常的回報,所以對於自己的話語總該有幾分忌憚。

  況且……

  “若是本王所料不差,怕是就算舅父想要做些什麽,也未必有那麽機會。”

  “嗯?殿下這是何意?”

  長孫無忌蹙眉不解。

  李治輕笑壹下,道:“父皇英明神武,本王能夠想到的事情,父皇又怎會想不到呢?”

  長孫無忌頓時面色壹變。

  他今日的確被房俊氣得昏了頭,回府之後便琢磨著如何對付房俊,將今日丟盡的顏面找回來,卻忽略了陛下的心思。

  如今正是東征的緊要關頭,長安的穩定大於壹切,李二陛下豈能容忍自己肆無忌憚的謀算房俊?

  壹旦關隴與太子壹系正面對上,再無回寰之余地,必會使得整個關中亂作壹團。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辦法當然有很多,但是最簡單的壹個辦法,便是幹脆將自己帶在身邊,隨同出征遼東……

  若是不能留在長安,那自己之前所做出的壹切努力,豈不是都有可能竹籃打水壹場空?

  長孫無忌眉毛亂跳,壹貫深沈的城府似乎也壓不住心底的慌亂。

  他甚至在想,禦書房裏房俊囂張桀驁,當著李二陛下的面毆打自己,到底是性子暴躁壓制不住,亦或是早有謀算,算準了李二陛下有可能會在沖突發生之後將自己帶去遼東?

  若房俊當真如此老謀深算,迫使自己離開長安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長孫無忌忽然覺得脊背發涼。

  東宮。

  左春坊的花廳內。

  太子妃蘇氏跪坐在茶幾前,背脊挺直神情恬淡,壹雙素手輕柔嫻熟的沏茶、分茶,然後將兩杯熱茶輕輕推到太子與房俊面前。

  房俊與李承乾對坐,忙微微欠身,道:“多謝太子妃殿下。”

  蘇氏委婉壹笑,柔聲道:“都是自家人,何必這般客氣?”

  言罷,往火爐裏夾了幾塊香炭,將水壺放在壹旁的火爐上,添了壹瓢水,等著水開。

  其間,壹雙妙目忍不住瞥了房俊好幾眼……

  她出身書香門第,也算是有些見識,更熟讀詩書,卻也從不曾聽聞過世間尚有房俊這等人。

  妳說他跋扈囂張吧,人家功勛赫赫、能力卓越,放眼朝堂文武群臣,有幾個能與之相提並論?若說他壹代名臣吧,偏偏又桀驁不馴、恣意妄為,再是無法無天的權臣、惡霸,又有誰敢在皇帝面前毆打朝廷重臣?

  簡直不可思議……

  李承乾飲了壹口茶水,輕嘆壹聲,壹臉愁容,埋怨道:“二郎這次魯莽了,趙國公好歹也是父皇的功臣、母後的胞兄,縱然其行為越來越與父皇之理念相抵觸,可怎好那般折辱?體統什麽的暫且不談,妳又不是不知趙國公之性情,說壹句睚眥必報都還不足,心狠手辣之處,便是父皇都深感忌憚。之前便恨不得謀害於妳,此番羞辱之後,必然更是恨妳入骨,萬壹發起瘋來連最後的體面都不顧了,便是父皇也無可奈何!”

  身為關隴貴族之領袖,長孫家傳承久遠、以軍功起家,家中豢養的親兵死士不知凡幾,壹旦不顧後果悍然在長安城內發動刺殺,所構成的威脅任誰都要頭皮發麻。

  事後將所有責任推脫,即便是李二陛下亦不能將其如何。

  除非有確鑿之證據,否則誰能只憑借幾個死士就能指證“貞觀第壹功臣”是幕後主使?

  規則之所以成為規則,就是為了保護弱者、約束強者。

  壹旦強者將規則視若無物,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房俊放下茶杯,輕嘆道:“殿下當時並不在場,不知具體之情形,微臣非是魯莽跋扈,只是若非如此,怕是陛下不會將那份輿圖之真偽存疑。壹份輿圖幹系重大,萬壹其中有詐,屆時大軍兵臨平壤城下,依照輿圖所示卻誤入敵軍之圈套,必將損失慘重。”

  李承乾搖了搖頭,雖然是在訓斥,語氣卻極為溫和:“話雖如此,可也不能不顧自身之安危吧?趙國公之為人……罷了,事已至此,埋怨又有什麽用處呢?好在以孤之見,父皇必定也能想到這壹層,說不定會幹脆將趙國公帶去遼東,免得他在長安攪風攪雨,謀害於妳……”

  說到此處,他忽然壹楞,驚愕的看著房俊,問道:“二郎該不會早已經算準了父皇會將他帶去遼東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