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西風緊

歷史軍事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

十國千嬌 by 西風緊

2025-3-10 20:58

  兩天後,郭紹發現鍛錘作坊沒法運作。
  “趕緊讓驢停下來!”工匠頭子羅繼業大喊道,“卡住了。”
  郭紹擡頭看著那作為鍛錘的鑄鐵疙瘩懸在半空落不下來,鏈條被拉得“喀喀喀”作響,心頭仿佛有壹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這作坊忙活搞了壹個月,就這模樣,他的郁悶可想而知。
  沒過壹會兒,隔壁地窖的驢子被驅趕著反轉,終於把鍛錘慢慢給放了下來,還好沒有損壞東西……若是第壹次試驗不能用直接就崩壞了,恐怕更是傷人。
  工匠們幹了那麽久,見沒法用,偶爾也有人在遠處抱怨議論。有人悄悄地嘀咕,以為郭紹聽不見,“為啥不讓人徑直拉著繩子上下舂,舂米壹般,卻要修這麽些東西……”
  羅繼業急忙翻出畫的圖,皺眉瞧了壹番,彎腰對郭紹道:“俺都是照郭將軍的意思,沒敢偷工減料。”
  旁邊還有個甲坊署的官員,官員說道:“這是怎回事?”
  大夥兒壹臉茫然,這裏除了幾個官吏,大部分都是工匠。這玩意似乎已經脫離了手藝人的見識,人們瞧不太明白問題所在。甲坊署官員轉身對郭紹道:“郭將軍,我認識壹個人,造過水車,不如把他叫來看看?”
  “好。”郭紹點點頭。
  他漸漸從失敗的郁悶中鎮定下來,情知嘗試總會有挫折,科學家造電燈泡不也嘗試了無數次……這部“機械鍛錘”雖然構造比較簡單,主要是傳動帶、滑輪等原理,原理對郭紹並不陌生;不過他以前哪來閑工夫搗鼓這玩意,完全沒有實際經驗。
  對於古人來說也確實太新奇了點;古人也有創造力,但技術發展是在以前的經驗基礎上,偶爾進行壹兩個細節的進步,是壹個緩慢的過程。突然來壹個完全新的東西,他們接受起來需要壹個過程……正如有言道隔行如隔山,對於不熟悉的東西便是如此。
  郭紹在兩間屋子裏來回走了幾遍,說道:“連接鍛錘和鏈條的開合掛件設計有問題,操作之中沒法實現意圖,得重新想辦法。”
  身邊經驗豐富的鐵匠、造船匠也是壹臉迷糊,無人能接郭紹的話題。
  郭紹叫人在作坊裏擺上紙墨,當下又照著眼前的構造畫了壹副草圖,琢磨了壹番。覺得什麽“半自動”設計步子跨得太大,暫時難以實現,還得簡化結構,越簡單的過程越不容易出問題。
  他又發現磨盤邊緣的鏈條是斜向上通往墻壁孔洞的,直覺這樣的方位會縮小鏈條拉動的距離(鍛錘無法被拉得太高)。當下在紙上畫了壹個三角形,用三角函數算了壹番,確定自己的判斷。
  官吏和工匠怔怔地看著郭紹在畫圖,寫著各種完全看不懂的符號,壹個個全是雲裏霧裏壹般。
  郭紹也不是想唬他們,更沒法解釋,現在從阿拉伯數字和公式符號開始說,怎麽才能向大夥兒解釋清楚?古代也有數學家,比如寫九章算術、勾股定理的那些人,但畢竟是少數;單是東京的官吏就不下幾千人,誰也不知道誰擅長什麽……反正大部分人包括文官,不太弄得明白比較復雜的幾何規則,也許欽天監的官員會內行壹些。
  “這兩個磨盤,要修支架墊高。”郭紹對羅繼業說道,“拉動磨盤的驢子不要放在地窖,弄到地面上來;‘磨盤’墊高後擡到上方。”
  羅繼業比劃著問幾句,明白了郭紹的意思。
  郭紹把重新設計簡化的掛件裝置圖拿出來,走到鍛錘那邊,實地指著那些東西又和羅繼業解釋壹通。壹部分結構得重新組裝,沒辦法的事。
  ……
  “郭都點檢每天早早就離開衙署,聽說和壹幫文官工匠在壹塊兒?”史彥超在殿前司衙署內無所事事,便和袁彥坐在那閑扯。
  袁彥道:“上次王樞密使提過,好像郭都點檢想造新甲胄。”
  史彥超楞了楞,轉而笑道:“我都差點忘了,聽說郭將軍以前是個鐵匠!哈哈……”
  袁彥比較穩重壹點,聽到有點戲謔郭紹的話,便沒跟著起哄,坐在那壹言不發置若罔聞。
  史彥超道:“我就不明白了,郭都點檢禁軍大將不好好幹,去管軍器監的事兒作甚?當初他要不是讓向拱去打漢中,好好選個人,現在漢中早已成咱們的地盤……現在可舒坦了,偷雞不成蝕把米,費了不少錢糧,什麽都沒搶到,朝廷幹了虧本買賣。”
  袁彥本來想說向拱也不是庸人,但史彥超好像不太看得順眼向拱,他便懶得和史彥超爭執。
  ……臘月十二,郭紹再次來到外城作坊,發現作坊已經可以運轉。
  下面的鐵砧上墊著壹塊毛氈,隔壁的兩個大輪子轉動起來“喀喀喀”直響,噪聲很大。郭紹喊道:“準備些桐油,在各處抹油就不會那麽響!”
  七八匹驢子在靠近軸心位置位置拉動大輪子轉動,走得不是很快;但另壹個小輪子要小幾倍,轉速就更快。於是這邊的鏈條上下運動也比較快。
  “嘩!”壹聲大響,千余斤重的鍛錘被猛地拉到了房梁高,如同壹道大水閘被猛力拉開。鍛錘旁邊的壹根木棍隨著上升擊打在壹副銅鈴上“叮當”壹聲響。
  旁邊站著的工匠聽到銅鈴聲,便用力壹拽繩子,抹油的掛件鐵鉤很粗、成比較平的“V”形狀,兩邊傾斜;鏈條隨著工匠的拽動,向側面偏斜……掛件立刻脫鉤,沈重的鍛錘“呼……唰”地掉落下去。
  “哐”地壹聲巨響,雖然鐵砧上墊著氈,但超過壹千斤的鍛錘砸在上面依舊發出了壹聲震耳欲聾的大響。
  說時遲那時快,被傳動的鐵鏈頭子向下運動也非常快,那鏈頭也掛著壹個好幾十斤重的鐵疙瘩、把“空載”的鏈條拉得筆直。V型鐵鉤因為鐵疙瘩的重力壓迫,徑直把鐵鉤的斜面壓進了鍛錘的“門”字型掛架上。
  重新接好的鍛錘,立刻又被鐵鏈猛力拉了上去,“叮當”、“叮當”兩聲,分別是鍛錘上升和落下經過銅鈴的聲音。“哐”!再次砸在鐵砧上,如此反復。
  “哈哈……”郭紹忍不住大笑起來,眾人見狀也跟著哄笑,壹時間作坊裏歡呼雀躍。
  於是工匠把被舂碎的氈草掃掉,用火鉗夾著壹塊燒紅的鍛鐵放在鐵砧上,急忙又拉了壹塊開孔的方盾護住前面。“哐”地壹聲,紅彤彤的方鐵塊直接被壹下子壓扁了。那工匠在盾牌後小心翼翼地用火鉗調整鍛鐵的位置,少傾,又“哐”地被砸了壹下。
  鍛造了五六次,他便將已經很扁的鍛鐵夾出來;另壹個工匠夾著另壹枚燒紅的鐵塊上去。
  之前的那塊扁薄的鐵被卡在石縫裏用錘子敲彎曲,重新換上去折疊鍛造。
  郭紹看了壹會兒,笑道:“據說西楚霸王項羽能舉起千斤鼎,不過霸王也比不得這玩意;咱們把輪子加大、再多用幾匹騾子,能舉起兩千斤、幾千斤。”
  羅繼業大笑道:“西霸王也不能舉著鼎幹鐵匠的活,到鋪子裏鍛鐵。”
  “哈哈哈……”眾人又是壹陣哄堂大笑。
  郭紹轉頭看向甲坊署令王弘:“改天我讓開封府在這周圍征用土地,妳召集造甲的工匠,讓羅繼業照這裏的鍛錘、齒輪尺寸,多建作坊;做三種尺寸,擴大壹倍、縮小壹倍的鍛錘都要有。咱們有了這玩意,可以造新甲了。”
  王弘拜道:“下官領命。”
  郭紹又道:“參與此事的所有工匠,每月領俸祿如同殿前司精兵,下令他們保守工藝機密,向外人泄露者斬!”
  眾人從笑聲中回過神來……由於這壹個多月來郭紹常常來往作坊之間,也沒啥架子常和工匠說話,大夥兒確實很少感受到他的權勢。
  郭紹拿出壹張圖紙:“鐵砧、鍛錘不能全是平的,照這些弧度先鑄造退火幾種,用來冷鍛沖壓形狀。做出鐵砧後,先鍛壓幾只頭盔試試。”
  現在禁軍用的頭盔並不統壹,主要有兩種工藝:壹是整件鑄造,且不論強度,缺點是厚、重,鑄造的鐵件不可能輕薄;二是鍛打的鐵皮拼鑲,打孔用鉚釘連接,缺點是工序很多、費事。
  其實目前使用的環鎖鎧缺點也主要不是防禦力問題,同樣是打造很費力,所以舉國之力養的禁軍全身披甲率不足三分之壹;壹副環鎖鎧要打幾百片鐵件連接而成,而且需要有經驗和手藝的鐵匠,大概二三十人花整整壹個月才能打造好壹副全身甲……其效率之低下,成本高昂便是如此,主要是人力成本。
  郭紹搞這玩意,就是想用冷鍛沖壓成大面積板甲。組合仍舊采用此時流行的工藝,用鉚釘敲打拼鑲。不過設計才是最不容易的地方,有些活動部位如果是鐵板壹塊會影響人的行動。
  所以要開始生產板甲還不到時候,先做頭盔試試再說。板甲慢慢嘗試設計……不管怎樣,至少沖壓的技術基礎是已經實現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