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傳藝
崛 by 風天嘯
2023-1-2 10:33
到了第二天曙光剛露,方寶就起來了,而沒多久,住在左邊屋子的張浩天也起了床,出來時手裏卻提了壹柄大刀。
方寶知道他要教自己刀法了,惦記著壹事,忍不住道:“師父,我家裏……”
這話還沒有說完,張浩天就微微壹笑,轉身從屋子裏拿了壹個手機給他,道:“阿寶,這事妳不必緊張,昨晚我已經命令手下趕到皇妃村去了,這樣吧,妳打壹個電話給家裏人,就說有壹個叫巴紮合的蒙古人會帶他們到蒙古國去,這是妳的意思,讓他們放心跟著。”
聽著師父已經有了安排,方寶心中大定,便把電話打給了崔牡丹,照張浩天的話說了,聽說方寶忽然要自己和他的父母及婆婆去國外,崔牡丹當然非常的詫異,立刻很敏感的問方寶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方寶當然無法說得太詳細,只是告訴她,自己的確遇到了壹點兒麻煩,不過沒什麽大問題,為了預防萬壹,才讓他們到蒙古去暫避。
既然方寶不願說得具體,崔牡丹也沒有再問下去了,而是答應他,會告訴他的父母婆婆跟著那個叫巴紮合的蒙古人走,只是讓方寶在外面要千萬小心,他們的孩子還有半年就出世了,他這個做父親的,絕不能有什麽意外。而方寶就連連答應著,讓她不要擔心,好好的養胎,自己有空了,就會去蒙古看她。
……
等到方寶結束了通話,張浩天沒有再耽擱,走到了院中,說了聲:“阿寶,妳看仔細了。”身形壹起,便舞起刀來。
方寶過去在電視上是看過刀術表演的,但張浩天施展的刀法顯然和那些運動會的刀術大不壹樣,只見他腳步騰挪如猿,手臂翻飛如電,身前身後,只見壹道雪光環繞,風聲呼呼,威勢逼人,剛猛無儔,完全沒有什麽花架子,方寶很快就看得如癡如醉,心裏則在默默的記憶著這些招式。
張浩天的這套刀法並沒有練多久,二十幾分鐘後,只見他連揮數刀,帶動地面的落葉隨著刀風盤旋遊動,忽然之間卻收住了刀,完全停止不動,當真是動如驚濤,靜如泰山,單是這壹手從極動到極靜,已經讓人嘆為止觀了,方寶再也忍不住,不停的拍手叫起好來。
收了刀,張浩天並不立刻遞到他的手中,而是放在地面上,這才走到了他的前面道:“阿寶,學拳要有拳訣,學刀自然要有刀訣,這王家刀法雖然只有八招,可壹旦學熟了,就可以千變萬化,隨心所欲,現在我先把刀訣教給妳,好好記住了。”
他壹邊說著,壹邊就沈聲的念誦起來:“雙跨馬式面前絞,單鞭救主人前哨,左右搖擺壹起飛燕,單展翅式往上撩,伏身盤刀拜觀音,空中雁出頂上飄,每路曇花目遠望,麒麟陣式皆著刀。敵人闖咱八大式,任他插翅也難逃。”
方寶趕緊記著,他記性極好,這總訣又不復雜,當張浩天念了三遍之後,他就壹字不差的記住了,然後大聲的背誦了出來。
見到方寶記住了總訣,張浩天點頭道:“王家刀法是從戰場上傳下來的,論起威猛勢沈,目前世上存留的刀法無出其右,但也由於刀勢太沈太急,很難長時間的施展,不過我後來機緣巧合,學到了另壹套奇巧精妙,可以借力打力的旋風刀法,融會進去,讓這刀法更增威力,北雄幫的少幫主陳淩龍就是敗在了這兩套刀法的融合之下,但套刀法始終是以王家刀法為主,旋風刀法為輔,我先壹招招的給妳講解王家刀法。”
說到這裏,他伸出腳,腳尖在地面上的大刀刀背上壹踩壹挑,那大刀向空中飛起,已經讓他抄在了手上,跟著就施展起第壹招“雙跨馬式面前絞”來,只是動作變得緩慢了許多,而且處處停頓分散,讓方寶看得清楚。
……
就這樣,方寶開始了壹生中最系統的學習生涯,每天清晨六點起床練習武功,而晚飯後則開始學習日語,對於日本基本的日常用語方寶是懂的,張浩天便去了壹趟城裏的書店,買來了十多本日文書,裏面有日本的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甚至娛樂方面的知識,讓他不僅學習語言,還盡可能詳細的了解這個國家。
由於方寶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再加上有張浩天這麽壹個良師講解,在武學上,他的進步是非常快的,壹個月後,王家刀法便爛熟於心,而張浩天就又教他真傳洪拳。
方寶這才知道,洪拳有老洪拳與新洪拳之分。老洪拳又稱為北方洪拳,是由元、明年間陜西地方拳術紅拳加上其他拳術演變而來,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由河南嵩山少林寺傳出,以龍、蛇、虎、豹、鶴、熊、猿、鷂、雞、鷹、燕、馬這十二形為骨架,招勢間可有千變萬化。而在清朝時,北方洪拳傳到廣州,當於廣州有五大拳門,分別是“洪、劉、蔡、李、莫”,洪拳就是五大拳之首,只不過南洪拳的創始人將北洪拳進行了精簡,稱為新洪拳,將十二形濃縮成龍、蛇、虎、豹、鶴五形,可以單形練習,如龍拳、虎拳、蛇拳,也能夠混合練習,如虎鶴雙形拳、五形拳等。特點就是腿法比較少,步穩勢烈,硬橋硬馬,剛勁有力,以聲助威。過去老洪拳也就是北洪拳由於有熊、猿,鷂,雞,鷹,燕,馬等形,跳躍騰娜,閃展靈活,腿式較多,因此世人常說的‘南拳北腿’就由此而來。到了後來,南洪拳的流派也漸漸多了,絕大多數成了江湖藝人蒙生之技,花架子越來越多,不過洪門壹支則保存下來,稱為真傳洪拳,並留下了只傳龍頭大爺的規矩,解放之後,政府打擊幫派勢力,而洪門過去在廣東幫過孫中山組建同盟會,門中弟子也有不少參加,與國民黨的關系向來不錯,自然成了清理的重要對象,於是分成了兩支,壹支逃往了海外,稱為致公黨,成為南洋壹帶最有影響的華人組織,而另壹支則留在了國內,在“洪門”上添了壹個“萬”字,稱為萬洪門,而真傳洪拳就只有萬洪門的龍頭大爺能夠習練,張浩天當過萬洪門的龍頭,得到了這套拳法,若不是萬洪門前些年在政府的打壓下完全解散,有些規矩自然可以不遵守了,否則他要習得這套拳法,那還得壹些復雜的程序。
真傳洪拳有龍、蛇、虎、豹、鶴五形五路拳法,但最厲害的卻是第六路,是虎形與鶴形的融會,稱為“虎鶴雙形”,兼具虎之威與鶴之靈,動靜結合,剛柔並濟,是中國拳術中罕有的奇葩,實用技戰威力極強。不過甚是復雜,方寶天天練習,兩個月後才勉強能夠實戰運用。
對於方寶的學習能力,張浩天顯然很滿意,當主要的刀法與拳法教會他之後,就開始傳他燕子李三的三種本領,攀墻術,易容術,縮骨功。而這三種本領有前兩樣都以技巧為主,攀墻術只要下肢有足夠的力量,再掌握住登墻在步履及氣息上的要訣就行了,方寶從小在山裏跑來爬去,早就是健步如飛,再加上身材清瘦,與當年的燕子李三仿佛,這門本領幾乎是壹學就會,只三天時間就可以雙腳蹬踏,在墻壁上行三四步,只需要練習壹兩個月,徒步徒手翻上四五米高的墻是絕對沒有問題。至於易容術,江湖上說起來玄乎,但說穿了也簡單,就是類似影視特型的化妝術,只是燕子李三有三種特制藥丸,分別是變顏丸,可以改變人的膚色,皺膚丸,能夠讓人臉皮起皺,徒增年紀,而變嗓丸服下後就能夠讓人聲音沙啞,難以聽出原聲。攀墻術與易容術都是好學的,不過最後壹樣縮骨功就難了,這門功夫必須從小練習才能夠達到柔若無骨的境地,只要腦袋能夠進,那麽身子也同樣可以出入無礙。而方寶就要年滿三十,骨骼早就成形,當然無法練成了,還好的是張浩天當年練這門功夫時也已經成年,他的骨骼比方寶粗大,更不適合練習,不過卻練成了手掌的縮骨之法,而且告誡方寶,壹定要刻苦練習,因為這門功夫可以讓手掌從手銬或者綁緊的繩索裏松脫出來,在他的江湖生涯之中救過自己好幾次。
用半個月時間,張浩天把燕子李三的這三項本領教給了方寶,然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王家刀法與真傳洪拳的實戰上,天天跟他餵招,而此刻方寶的進步就更快了,要知道,張浩天壹生身經百戰,實戰的經驗極其豐富,由他陪著方寶練習,然後在實戰中給他講解不足之處,比方寶自己在外面和別人鬥上百場都還要有用得多,所謂“良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
……
醉心於武學之中,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七月夏初,此刻的方寶已經將師父教的功夫練得很是熟悉,與張浩天對拆,從最開始的十來招到了百招以上才落敗,至於他的日語,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學會了所有的通用單詞,整句話的發音比過去標準多了。
這壹天下午,方寶正在練習“王家刀法”,這“王家刀法”雖然只有八招,可是在與師父的交手時,方寶卻看到了千百種的變化,已經不在那八招的範籬內,張浩天告訴他,這八招是刀法的基礎,萬變不離其中,勤加練習,了熟於胸,當對敵廝殺的經驗豐富之後,自然就能夠隨心所欲,而白鳥家族中刀法高手甚多,他必須加強對刀法的訓練。
張浩天在屋子裏與人通話,方寶壹個人在練招,他是壹個善於思索的人,雖然師父不在身邊餵招,卻不壹昧的死練,而是在思索著每壹招攻出後敵人有可能產生的變化,然後施出下壹招,無論是拳術還是刀術,料敵先機才能達到高手之境,因此勤練還得加上多想,方可突飛猛進。
方寶練的是最後壹招“麒麟陣式皆著刀”,這壹招也是王家刀法中的精華所在,能夠對付多人的進攻,但掌握很難,也極耗費體力,張浩天的要求是他能夠五秒之內豎劈橫砍上挑下撩直刺完成五種不同角度的刀勢,但方寶壹直沒有達到。
旁邊的壹張木凳上放著壹個電子鐘可以查看時間,方寶壹連練了二十次,都在八九秒左右,只有壹次達到了七秒,雖然只有兩秒之差,但在群敵環伺亂刀揮舞之中,這兩秒無疑就是成敗生死的關鍵所在了。
當重復練到五十次,握著大刀,他的手臂已經酸痛難當,但並沒有停歇下來,而是咬牙堅持著,用如此沈重的兵器在五秒內完成五個動作,無疑是人體的極限,可是他親眼目睹過這樣的極限,那就是師父張浩天,在做示範的時候,做完這五個動作,他僅僅只用了三秒,當真是快如閃電,匪夷所思,師父還告訴他,要練成這壹招,是需要訣竅的,而這樣的訣竅,也是使用“王家刀法”最關鍵的所在,必須由他自己摸索。
為了練這壹招,方寶已經用了壹個月的時間,至少揮臂上萬次,可是還沒有摸索到師父所說的訣竅,心中不免著急起來,聚集著腰臂肌肉用力的劈砍挑刺,想要加快速度,但越是這樣,速度反而沒有提高,手臂也漸漸的擡不起來了,完成五個動作竟花了十秒。
……
體力不支,方寶停下來歇息了二十分鐘左右,又開始練習,但結果還是壹樣,只偶爾壹兩次到達七秒,就再也無法突破了。
再次心煩意亂,方寶知道又將失敗,想到壹事,連忙深吸了壹口氣,用“問道十六式”的吐納之法調整氣息,想讓心境平靜下來。
“問道十六式”並不是什麽內功心法,但能夠讓人寂靜空靈,當氣息動行之後,方寶焦躁的心果然漸漸的寧靜,當練了三四十遍之後,他忽然有了壹種感覺,手臂收了些力,在下劈橫砍之時,勁道並不發完,而是手腕翻動,用未盡之力順勢反轉,那刀竟不像過去壹樣沈重,而是極快的回掠轉向,等到五個動作練完,方寶立刻去看時間,頓時驚喜得叫了起來,原來,這壹次他竟然只用了六秒時間。
此刻,方寶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師父所說的訣竅,那就是借勢發力,過去他總是想通過用肌肉的力量來加快速度,但那是普通人常規想法,對於真正的刀術來說,那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壹旦力大了,就很難收,招式與招式之間就會產生停滯,而含而不盡,借力還力,才能夠行雲流水,無止無障。
有了這個領悟,方寶好生的興奮,又休息了十分鐘,摸索著借勢還力之法再次練習,而練到三十余遍之後,他已經漸漸有了心得,忽然大吼壹聲,劈刀向下,力不用盡,跟著手腕翻飛,用未盡之力將下劈之勢改為上挑,等到刀尖上挑之勢未盡,手腕再翻,引動著刀鋒橫砍而去,接下來的下撩直刺皆是如法炮制,等他刀勢停頓下來,去看那電子鐘,離自己起勢的時間正好五秒。
於是,方寶立刻就大叫了起來:“師父,師父,我練成了,我練成最後壹招了。”
隨著他的喊聲,張浩天從屋子裏走了出來,方寶立刻就照著剛才摸索的辦法練了壹遍,結束之時仍然正好五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