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擺爛11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元年。
東宮,麗正殿。
雖然已經登基成為陛下,然而,由於李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六章 分封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李二對於這種小國,自然說不上上心。
  隨後倒是問起了李重這個太子太師道:“這壹個多月,太子監國監得怎麽樣?”
  李重先是看了壹眼乾兒,對方也回以眼神,這才道:“還行吧,中規中矩,沒什麽特別的。”
  李承乾只想說,有老師妳這麽說話的嗎。
  妳就不能至少誇壹下乾兒?
  然而,李重那不是怕他驕傲麽。
  “畢竟……這壹個多月,也沒遇到什麽大事,或者是棘手的事。”
  李重後面又補充了這麽壹句。
  李二琢磨著李重的話的意思。
  當然!也沒有深究。
  之後李重又道:“我的奏疏寫好了。”
  說完,便起身把他的論文奉上。
  用的是後世論文的格式。
  從幾百字的前言當中,李二便可以直接看到結論。
  最後得出在五十七年後,關中的人口將會達到飽和,與此同時,還算出了壹個正常的五口之家,維持最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耕地是二十六畝。超過二十六畝,就代表了今年有余糧,還可以留到下壹年接著吃。
  只能說,這算出來的,跟史書上說得差不多。
  李二翻了翻,看前言基本上還能看得懂。
  看到後面的分析跟計算,那只能說頭都有點大。
  只能是拿回去慢慢地壹點點看了。
  “父皇,兒臣也有東西要獻上。”
  “哦?什麽?”
  然後李承乾就把他讓孔穎達、陸德明等人作的註疏給獻上。
  不過說起來,今年去世的人還挺多的。
  就比如說這裏面所提到的陸德明。
  所以,在獻上的同時,李承乾也是匯報道:“陸德明幾日前,已經病逝。兒臣已經派人去吊唁過了。”
  李二聽到陸德明竟然病逝了,也是不禁有些感慨,翻了翻李承乾遞上來的東西。
  發現這寫得還是很不錯的。
  當下也是下令賞賜其家束帛二百段。
  然後問太子道:“這是什麽時候撰寫的?”
  李承乾道:“上壹年。”
  李二:“朕怎麽不知道?”
  李承乾:“兒臣覺得古時的經史典籍都有點太難讀懂,於是就讓他們撰寫。為的就是能讓兒臣在看的時候覺得更加簡單易懂些。”
  李二:“不錯!太子能夠這麽認真地讀書,父皇很高興。那妳現在都讀完什麽書了?”
  李承乾:“這裏的基本上都讀完了。”
  李二壹看,直接壹摞。
  ……
  當天晚上。
  李二便讓人拿著這壹摞書回去給長孫皇後看。
  “妳是說,乾兒把這些都讀完了?”
  李二點了點頭,道:“朕小時候,都沒有他這麽刻苦。”
  “這李重到底是怎麽做到能讓壹個小孩子,乖乖地把這麽多書給讀完的?”
  長孫皇後只覺得很是不可思議。
  “是不是只是隨便讀讀?看過而已。”
  李二卻是道:“就算只是看過而已,也得有那個靜下來的心。”
  然後長孫皇後就開始猜,陛下說這麽多的目的是什麽。
  “所以陛下是想說什麽?”
  她幹脆直接開口道。
  李二咳嗽了壹聲,怎麽給李重刷點名聲跟好感,這麽難。
  “沒什麽,朕只是想說,這李重做得確實好,順便,也想讓皇後跟著高興高興。”
  可長孫皇後卻覺得,肯定沒有那麽簡單。
  “就是可惜,李重應該不會願意當其他皇子的老師。”
  只見長孫皇後輕聲說道:
  “不然,要是陛下的子嗣都能這樣的話……”
  李二也皺起了眉頭。
  確實!
  李重肯定不會答應,猜都能猜得出來。
  不過皇後這想得也太深遠了。
  而且說起這個,李二便又想到了諸王的分封。
  如果是參照周朝的分封,大唐是不是也會有八百年?
  就算是沒有周朝的八百年,有漢朝的四百年也不錯。
  第二天。
  李二便又單獨召見了李重。
  李重聽完了以後,只想說,李二妳是在想屁吃。
  要是真的那麽分封,估計三百年都沒有了,因為晉朝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陛下應該想的是怎麽集權,而不是分封。”
  “分封難道就真的不行?妳知道歷史,所以史書上怎麽說的?”
  李重便道:“史書上說,妳最終還是被勸止了分封。”
  李二便道:“所以,這就是大唐為什麽只能有三百年的原因。”
  李重:“……”
  李重在想,自己該用什麽理由來說服他才好。
  結果……
  這壹坐就又是大半天。
  有時候吧,李重真的覺得李二有點天真。
  最後……
  李重只能是說道:“分封,也不是不行!只不過不能像妳這麽封!”
  李二:“那怎麽封?”
  李重便道:“比如說,我是說比如,現在大唐的土地不能動,大唐以外的,可以分。”
  李二:“……”
  李二:“朕不是很明白。”
  李重解釋道:“我知道,妳之所以支持分封,是覺得這樣有利於國祚,但事實卻是,人都是自私的。像晉朝,不就是個個封王都想自己當陛下,所以才有了八王之亂?”
  “周朝跟漢朝之所以分封能行得通,那實質也完全不壹樣,尤其是周朝的分封。周朝,說白了,壹開始也就是國都附近那巴掌大的地,他的分封,實則是把貴族功臣都分封出去,為它開疆拓土,因為它所分封的那些土地,本來也不是它的,至少不全是它所有的,因為當時還住著不少其他的蠻夷戎狄呢,並且很多土地、農田,也都還沒有被開墾出來,是那些封王壹點點地把原本都是荒地的土地給開墾出來,才最終有了大周的繁盛。”
  “而漢朝呢,如果沒有漢武帝的推恩令,諸侯們可能早就造反了。漢武帝為什麽要推行推恩令?他是覺得無聊,無所事事,才這麽做的嗎?那還不是看到了這些封王對自己、對朝廷已經構成了威脅,覺得不能讓他們繼續做大,所以才推出了推出恩。”
  “妳倒好,生怕後代子孫不像司馬家的八王之亂,生怕長子嫡孫,正統的皇位繼承人,不像漢武帝壹樣,怕被諸侯王從皇位上壹腳踹下來,所以才想出了推恩令。”
  “然後我說的可以分,是指可以學周朝,周朝壹開始不就是長安這壹片,如果妳把大唐現在的國土全部看成周朝以前的國都,再把大唐以外的土地,都看成什麽齊楚燕韓趙魏秦,那這種可以分。”
  李二便明白李重的意思了。
  可問題是……
  李二又不傻,外面的那些地,白送都沒人要。
  那就不叫分封,那應該叫流放更加適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