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這絕對會得罪很多人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可以說!
對外分封,已經成了大唐的傳統了。
只是讓李承乾沒想到的是,這稚奴明明自己就已經是被分封的那個,還對外分封。
當然!
在讀完了信件以後,李承乾也已經是大概地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只能說……
這位侄子多少有點不知好歹。
據李承乾所知,老師的那四個兒子,李昂然,李悠然他們可是遼國的四柱國。
妳要是跟這壹家子人關系不好,那以後,爭鬥絕對是難免的了。
所以……
稚奴這才想出了要把太子送出去。
只是……
妳送別的地方去不行麽?
偏偏要送到西域去。
他都還沒有跟稚奴要美洲的地呢。
李承乾感覺是不是可以交換壹下。
畢竟……
西域也算是大唐的自留地。
可不能白白地送給對方。
隨後……
李承乾便叫來了姚元崇等人,問問接下來怎麽辦。
等眾人都了解完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咳!
實話實說。
他們也從來都沒有見過有提出這麽過分的請求的。
不過……
從反面來說,之所以能提出這樣的請求,那也證明了,兩國關系不錯,關系緊密。
但又有壹個問題,擺在了姚元崇他們的面前。
這遼國的國君,竟然可以在臣子跟太子之間,選擇了臣子。
這該說是有著多大的毅力。
咳!
這四家也不怕功高震主?
事實上……
在李治做出決定那壹刻。
四家的家主都已經打算退下來了。
可以說……
這裏頭就沒有贏家。
當然,壹些子嗣什麽的,原來是什麽樣的官位,還是壹樣地保持不變。
至於這新的太子。
自然是選擇跟四家沒什麽太多矛盾的。
當然!
這目前還只是壹個計劃。
還沒實施到這壹步。
然後遼東城這邊。
壹位大臣也是急匆匆地把這個重磅消息,告訴了太子。
太子壹聽,父皇竟然想要廢掉自己?
心裏面就很急。
不行!
他必須要為自己謀出路!
什麽叫做父慈子孝!
學學人家交趾那邊是怎麽做的!
……
元亨二十八年,五月的某壹天。
遼國太子打算趁著他父皇不知道,而且借著李悠然他們交權後,再無兵權,並且是政務交接,正好有點混亂的時候,來壹個篡權奪位。
本來以為可以萬無壹失的。
只可惜……
他終究不是自己的曾祖。
壹位參與者,由於經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壓力,結果提前把這事給告訴了李治,還告訴了李治,太子把他的藥給換了。
李治只能說很痛心。
不過這又能怪誰呢?
當即便讓人把太子以及壹幹黨羽拿下。
他質問太子為何要這麽做。
太子便給他講了交趾的事。
而且還絲毫不承認自己的罪過,對李治大聲道:“是妳逼我的,父皇!兒臣不明白!兒臣不明白妳為什麽要對那四家這麽好!”
李治倒是更想反問對方,“像四家這樣的賢臣,妳為什麽不能跟賢臣親近!?”
太子這下多少自知有點理虧跟心虛,可他還是不得不嘴硬道:“賢不賢的誰知道。反正事已至此,隨便妳怎麽處置。大不了,不就是壹死!”
李承乾這邊還想說,隨便自己的這個大侄子去那邊折騰,最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結果……
這想法都還沒有捂熱乎,很快,消息便又傳來,遼國太子謀反,被貶為平民,要被流放南海。
在聽完了使臣的話後,李承乾不由得有些感慨。
所以說……
以後他們也要警惕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過確實!
李悠然他們在遼國的地位太過於超然了。
之後……
李承乾便也將這事告訴了李重。
李重覺得,他們應該舉家搬回來大唐住的。
只不過……
也有壹個問題。
可能是李治覺得,自己目前還離不開李悠然他們。
總之……
就挺麻煩的。
李承乾:“老師妳怎麽看?”
李重:“這是內部平衡沒有做好。應該早點做好統籌的,不過……這虎父犬子,也沒辦法。自己不爭氣,那就會被時代所淘汰,這好像也怨不得誰。李悠然這邊,肯定也有問題。妳看,像我,我在大唐不說到處都是朋友,但至少,沒有人說會恨我吧。”
李承乾便點了點頭,說道:“倒也是。”
李重:“只能說……這個世界就是這麽地奇妙!妳永遠不知道,下壹步會發生什麽。”
李承乾:“可老師妳好像很擅長看到將來的事情。”
李重:“其實妳只要能夠洞悉人性,妳也可以做到。如果李治不是及時地這麽做,那麽,李悠然他們應該就會被害死,到時候……在史書上,就會是滿門忠烈壹類的評價。前提是,後面遼國太子的惡行逐漸地暴露出來。往往,在史書上,不就是這樣的事情最多?”
李承乾:“還好稚奴沒有那麽做。”
李重:“感覺還是讓李悠然他們回來吧。”
“只不過……這樣對稚奴是不是有點太殘忍了?”
李重扭過頭來,問李承乾。
李承乾想了想,便道:“人總是會死的,就當李悠然他們已經死了。”
李重:“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如果稚奴是真的理智的,那麽他理應這麽做。感覺……大唐是不是可以跟遼東交換壹些大臣?”
李承乾:“額……”
這又是玩哪壹出?
李重繼續道:“雖說李悠然走了,但是,或許註入了壹股新的力量後,也不壹定就比之前差。”
“這大唐不是還有很多科舉沒考上,沒有門路,所以當不上官的。”
“讓這些人去試試。”
“遼東向來是苦寒之地……”
“不過,如今好像也不能這麽說了吧。寒冷是寒冷了點,但應該已經談不上是苦了。”
“讓李治過來跨國搞壹個科舉選士。”
李承乾也只能是持懷疑的態度說道:“這靠譜嗎?”
李重:“樹挪死,人挪活,這是妳好我好,大家好的事,何樂而不為。”
這樣,估計也就不會有黃巢起義了。
實話實說……
這科舉什麽的,也確實該改壹改了。
起碼把這糊名制給弄上,這才公平吧。
現在的大唐,其實還是壹個人情社會。
雖說……
也不乏在選官上,有能夠做到公平公正的考官。
但多多少少,這出身家境什麽的,也還是會對結果有壹定的影響。
比如說妳壹個泥腿子出身,跟壹個世家出身。
那別的不說,給考官的印象肯定不壹樣。
要那麽做嗎?
李重默默地在心裏想著。
其實要不要這麽做,都對公主府沒啥影響。
畢竟……
他的兒子,都是壹上來就起步五品的。
只有沒有背景的人,才必須從九品開始做起。
不過這是自己兒子能不能當官的問題嗎?
根本不是!
而是,這絕對會得罪很多人。